当前位置: 输送机械 >> 输送机械资源 >> 机器人概念渗透率与国产化率双重驱动,七家
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分析:需求下滑与国产替代加速
年,受全球宏观经济下行、供应链不稳定、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工业机器人市场整体需求不及预期,短期阶段性“供大于需”情况持续。尽管如此,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本文将深入分析年Q3及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销量数据,探讨市场现状、挑战与机遇。
一、销量数据解读
年Q3工业机器人销量7.3万台,同比下滑2%,环比增长7%。虽然销量同比微降,但环比增长表明市场在逐渐恢复。
年Q1-Q3工业机器人销量20.7万台,同比基本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需求并未出现大幅增长,整体保持稳定。
二、下游应用领域分析
光伏市场:Q1-Q3光伏市场增速远超其他行业,出货量增速约%。这主要得益于行业集中扩产和各工艺环节机器人渗透率的提升。
金属制品、电器、锂电需求持续萎缩,需求侧压力明显。这些行业的低迷可能在短期内继续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带来压力。
小六轴机器人:在光伏领域的拉动下,小六轴机器人销量逆势增长,此外在压铸、打磨、注塑等场景的应用也在进一步丰富。
协作机器人(Cobots):出货量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6.4%。这主要得益于下游工业市场需求持续释放以及餐饮及新零售市场的复苏。
SCARA:销量不及预期,主要受到电子行业依旧疲软的影响,同时锂电、医疗等需求也在持续萎缩。
大六轴机器人:需求放缓,主要受到下游新能源车相关领域和动力电池等领域需求放缓的影响。
三、竞争格局与国产替代加速
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具备性价比优势的内资品牌再次抓住机遇,与外资加速交锋并抢占市场份额。
在光伏、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内资企业与外资的竞争愈发激烈。而外资企业在前三季度的销量同比降幅超过10%,内资企业则实现了超过25%的同比增长。
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达到44.8%,同比提升9.5个百分点。国产替代提速的趋势愈发明显,头部国产企业如埃斯顿、汇川技术和埃夫特等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和规模化优势提升市场份额。
头部国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升明显,其中埃斯顿的市场份额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仅次于发那科;埃夫特的市场份额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进入前十。
四、产业前景展望
从渗透率来看,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仍有提升空间。根据《“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到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目标较年翻番,这意味着机器替人和智能工厂改造的趋势将进一步加速。
从国产化率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仅为35%,而头部国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随着国内优势产业的腾飞和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工业机器人国产化将迎来新的机遇。
总结:虽然面临短期压力和挑战,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前景仍然充满希望。在渗透率提升和国产替代的双重驱动下,工业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有望实现持续增长,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机器人概念七家主力高度控盘潜力股:
第一家、京城股份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气体储运装备制造。主要产品包括车用液化天然气(LNG)气瓶、车用压缩天然气(CNG)气瓶、钢质无缝气瓶、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焊接绝热气瓶、ISO罐式集装箱、低温储罐、燃料电池用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以及LNG加气站设备等。此外,在机器人领域,公司子公司北洋天青主要专注于家电行业的生产线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升级和改造,形成了包括信息化工业软件系统、地面输送装配系统、空中输送系统、机器人集成应用和冲压连线等产品线在内的主营业务。
第二家、九号公司
九号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短交通和服务类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企业。主营业务为各类智能短程移动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他们秉承着“简化人与物的移动,让生活更便捷”的愿景。经过多年在专业领域的深耕发展,他们依靠自身在智能技术创新、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树立等多方面的优势,已经形成了包含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智能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品类丰富的产品结构。
第三家、锐新科技
锐新科技主要从事工业精密铝合金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电力电子散热器、精密铝合金电机外壳、自动化机械结构部件、医疗设备精密构件、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新能源汽车驱动水冷电机机座、新能源模组保护端板、汽车保险杠、汽车天窗结构件。此外,他们生产的伺服电机机壳及机器人关节臂等部件已经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第四家、泰晶科技
泰晶科技主要从事石英晶体谐振器、晶体振荡器等频控器件(简称石英晶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石英晶振在日本被称为“工业之盐”,其在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是通讯系统的核心器件。石英晶振广泛应用于资讯设备、移动终端、通讯及网络设备、汽车电子、智能家电、智能可穿戴、消费类电子产品、工业应用及万物互联带来的多层次应用等。公司总产能和产销量位居中国大陆前列。主要产品有音叉晶体谐振器和高频晶体谐振器。他们生产的晶振产品已经应用于人型机器人。
第五家、通达动力
通达动力是一家专业生产电机定转子冲片和铁心的企业。主要从事电动机、发电机、新能源汽车定转子铁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国标普通电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高效电机、风力发电机、牵引电机等。他们是国内最早专业生产电机定转子冲片和铁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公司的产品可以用于工业机器人的伺服电机。
第六家、赛摩智能
赛摩智能的主营业务是提供工厂智能化所需的智能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计量检测产品、码垛机器人、局域智能物流系统、自动化包装线、智慧电厂系统集成及管控软件等。他们在17年完成了关节型搬运码垛机器人、机器人装配生产线、机器人喷涂生产线、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多项自主研发项目,主要用于不同行业的产品搬运、装箱和拆码垛。控股子公司赛摩艾普完成了专业喷涂机器人的国产化量产工作。
第七家、美锦能源
美锦能源主要从事煤炭、焦化、天然气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等商品的生产销售。他们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具备“煤-焦-气-化”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是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之一,并在氢能产业链广泛布局,正在形成“产业链+区域+综合能源站网络”的三维格局。在机器人领域,他们成立了上海美锦哈瑞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并持有51%的股份,这有助于提升煤矿及焦化的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