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输送机械 >> 输送机械优势 >> 小麦茎基腐病亟待防治良方人民资讯
在田间观摩现场,专家察看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效果。
“小麦白穗再没有好药,我也打算改种别的了!”近日,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四屯村种植户谢忠山站在自家田头向记者感慨道。
山东省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夏津县亦是传统的产粮大县。40多岁的谢忠山种了30亩小麦,他告诉记者,年以前小麦每亩产量在一千一二百斤,但去年和前年产量却大幅下降,亩产只有六七百斤,有的田块甚至近乎绝产。“浇返青水时麦子还好好的,浇二遍水的时候,就看到有些麦子抽不出穗来,很多小麦是白穗里面没有麦粒。”谢忠山说,这样的产量肯定是赔钱,相邻田块今年就把种了多年的小麦改种成了油葵。
造成谢忠山小麦减产的“元凶”就是近年来危害日益严重的小麦茎基腐病。据介绍,年山东省小麦茎基腐病仅零星发生80万亩,年该病发生面积猛增至万亩,遍及15个市个县(市、区)。不仅在山东,小麦茎基腐病在黄淮地区其他省份亦呈现快速扩展的趋势,已上升为小麦的主要病虫害之一。
正是针对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的严峻形势,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夏津县召开全国小麦茎基腐病科学防控技术培训班,通过技术成果交流、发展形势研判、田间示范观摩等,为小麦茎基腐病筛选高效药剂,探求防治良方。
扩展快危害重 缺乏有效防治药剂
年河北发生面积万亩,河南发生面积万亩……当前,黄淮麦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生日益严重,总计发病面积已达万亩,已有四个省份将其列为二类病虫害名录。
“小麦茎基腐病会影响植株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导致小麦无法形成有效分蘖或者灌浆不饱满,对产量的影响特别大。”全国农技中心农药药械处副处长张帅告诉记者,近年来秸秆还田导致一些病原菌在田间逐年累加,加之小麦缺少抗病品种,遇上气候湿润,沙性和盐碱地土壤就很容易致使茎基腐病发病。
据各省植保部门技术人员田间调查发现,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呈现发生范围广、扩展迅速、危害重、隐蔽性强、不易发现等特点。该病在苗期基本没有明显发病症状,需要在拔苗后才能看到,在拔节孕穗期症状才逐渐显现,灌浆期呈现“枯白穗”症状。待症状显现后基本已错过防治适期,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发病田块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60%以上甚至绝产。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小麦茎基腐病过去属于次要土传病害,一般采用常规种子处理剂兼治,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登记药剂,而传统种子处理剂在重发区域防效较差,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很多种植户对小麦茎基腐病认识不够,经常将其误认为纹枯病和根腐病,且等到小麦拔节后田间明显发现病株时再用药防治,喷雾难以到达茎基部,防治效果不佳,因此亟待加强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科学认识和防控。
强化源头防控 预防为主是上策
面对日趋严重的小麦茎基腐病,怎样防控更有效?对此,培训班邀请专家和各省植保部门代表交流分享了防治对策。
“小麦茎基腐病多为镰刀菌复合侵染所致。常年连作和秸秆还田面积扩大,十分有利于菌源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小麦茎基腐病不断加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西莉分析指出,传统的防控方法存在技术瓶颈,如轮作在很多地方难以实施,缺乏小麦抗病品种,土壤处理成本又高,而最有效最简便的防治手段是种子处理,也是农药减量增效、省工省时的代表性技术。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洪连介绍说,小麦连作、秸秆还田、土壤免耕、氮肥过多、碱性土壤等都有利于茎基腐病发生,合理轮作、避免早播、秸秆充分腐熟科学还田、控施氮肥、深耕深翻等农业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危害。
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研究员栗梅芳介绍,通过连续3年调查发现,连年秸秆还田但没有采取深耕措施的麦田发病率高,病株率高,而采用机械深耕技术且耙细、耙匀、上松下实的麦田发病率低。年在全省42个深耕县进行调查发现,深耕能有效降低茎基腐病发病率。从源头抓起,在深耕等农艺措施应用基础上,抓住播种关键期做好种子包衣或拌种技术,可以有效预防茎基腐病,也是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基础。
种子处理简便有效 新药剂防效突出
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是最简便有效的防治手段,但目前还没有登记在小麦茎基腐病上的药剂,试验筛选高效药剂并推动尽早登记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天,在位于夏津县四屯村的小麦田间,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不同种衣剂处理方案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眼下正值小麦灌浆期,此时也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期。记者看到,在空白对照区能够明显看到田间有不少白穗,再细看小麦茎基部有不少已经褐变,剖开导管可见里面布满白色菌丝。
示范田间展示的不同药剂方案防效结果显示,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传统药剂防控效果并不理想,而使用较低剂量新药剂三氟吡啶胺与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种子包衣时,防效可以达到80%以上,能有效减少白穗,亩穗数比空白对照能增加3万穗左右。这样的试验结果也让被小麦茎基腐病困扰的种植户看到了希望。
据了解,三氟吡啶胺是先正达集团中国在研新专利化合物,其兼具对多种镰刀菌高效、适中的内吸性和土壤持效期长三大特点。不仅在夏津,近几年三氟吡啶胺在山东、河南、河北等6地开展实验示范结果显示,每百公斤种子施用三氟吡啶胺40-60克有效成分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常规药剂。三氟吡啶胺对多种镰刀菌优异的抑菌活性也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记者了解到,这一新药剂将于今年年底申请正式登记。
“田间试验先行先试,为在全国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宝贵经验,也增强了我们防控小麦茎基腐病、保证粮食安全的信心。”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王凤乐表示,下一步各省植保部门要继续加强调查监测,掌握发生动态,做到摸清家底,有的放矢,进一步加快效果好的产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运用。同时也要加强科学防控技术的宣传和培训,采取深耕深翻、合理施肥等综合防治措施,推动种子处理技术应用,控制早期发病,进一步提升科学防控技术水平。
本文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