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械

引人才活水育产业良田广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3/5/16 14:47:16   
白癜风外用的有什么特效药 http://m.39.net/news/a_6205113.html

本报记者凌聪通讯员韦珺儒林发泽

清晨的琅琅读书声响彻校园,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二中学的课堂上,该校老师正采用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授课。“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根本的途径。”11月6日,隆林教育局局长杨胜奇说,该县充分利用罗湖区对口帮扶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贫困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这是罗湖区对口帮扶隆林的一个缩影。自年以来,双方按照“合作为先、产业为重、人才为要”的思路,深入推进产业合作、人才交流、教育医疗和社会扶贫等领域协作,构建县乡村多层次、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不断补齐贫困地区人才短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强力支撑。3年来,隆林累计减贫5.23万人,脱贫62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从年的23.57%降至8.56%。

A智力支持增强发展后劲

走进隆林新州镇水洞村,一栋栋“桑蚕楼”、一片片桑园和一座座标准化蚕房映入眼帘。“罗湖区援建蚕房和提供技术培训,我们有了科技带头人,村民养蚕省时省力,腰包也鼓了起来!”该村第一书记何剑飞说,依托高效的生产机械设备,村里建起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带领群众共同增收致富,今年全村桑蚕产业产值预计超过万元。

发展产业,人才是关键。在本土人才短缺的情况下,该县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委派领导干部到深圳学习先进发展理念,把人才请进来,将科学生产技术、先进理念带回来,坚持学以致用,注重成果转化,既弥补了短期存在的技术劣势,又为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以“鱼渔兼授、智志双扶”的帮扶模式,罗湖区不但为隆林提供资金支持,还组织专家、科技人才规划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截至目前,两地实现人才交流余人次,隆林领导干部和相关技术人员拓宽了视野、学到了经验、增长了才干,他们发挥智力、技术、信息优势,通过参与建设客商信息库、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对接交流平台等工作,协助引进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不断增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后劲。

目前,隆林发展以优质稻、猪、鸡、杉木、桑蚕、油茶、板栗为主的“5+2”特色产业,鼓励贫困群众发展西贡蕉、茶叶、金银花、核桃、烤烟等产业,特色产业扶贫覆盖贫困户1.96万户,覆盖率达96.99%。

B送教培训激活本土力量

“我们除了为学生授课,还经常开展专题讲座、精品课题示教等活动。”罗湖区锦贝小学支教教师浦耘说,在隆林支教期间,他希望不仅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为提升当地教学质量出一份力。

年起,罗湖区8所学校与隆林8所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姊妹学校”,并选派校长、专家、教师开展“送教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高考备考、课程改革、课改经验、心理健康、高效课堂等,帮助隆林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此外,隆林选派教师到罗湖区各中小学跟岗学习,培养一批本土骨干教师队伍。目前,“送教培训”活动累计培训教师人次。

“医院共同搭建远程诊断平台,并送来一套远程诊断系统,群众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深圳乃至全国专家提供的诊疗服务。”医院相关负责人说。围绕人才培养、设备支持、远程医疗等项目合作,罗湖区以“传帮带”的方式,派出医疗专家到隆林进行坐诊、培训、指导等,培训医务人员余人次,带动提升当地医疗业务和医疗管理水平。

聚焦教育、医疗、交通、住房、就业等系列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两地不断完善社会帮扶工作体系,激活本土人才的内生动力,推动解决群众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6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