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输送机械 >> 输送机械介绍 >> 农业机械化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大河
机声隆隆收割忙
丰收的喜悦
玉米收获机显威力
大型整地机械田间作业
无人植保机田间作业
秸秆粉碎机田间作业
□本报记者杨远高文/图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杨远高文/图
引文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机系统以加快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任务,以“四优四化”为着力点,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这一主线,大胆创新,稳中求进,持续推动河南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支撑,在替代人力、节本增效、集成应用农业技术和推进规模经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省农机部门聚焦科技创新,瞄准农业绿色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规模经营和全程机械化需求,以构建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为牵引,解决“有没有”与解决“好不好”并重,以短板机具、高端产品、智能装备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大力增加高效、节本、绿色、智能机械的有效供给,提升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水平。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省农机部门大力推广和引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使越来越多技术先进、操作简单的农业机械出现在了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力量。全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A
农机购置补贴助推农业机械化
农机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之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优四化”、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工作部署创造了条件,有力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截至年底,我省农业机械原值达到.54亿元,比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之初的年增长%;农机总动力突破1亿千瓦,比年增长44.4%;拖拉机拥有量达到.40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5.86万台,比年分别增长35.3%和4.26倍;联合收获机达到27.84万台,增长3.69倍;配套农具.88万台,增长55.5%。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一些机具实现了快速增长,如玉米收获机达到7.9万台,花生收获机7.51万台,薯类收获机台。农业生产一些薄弱环节机具实现历史性突破,从无到有到快速成长,如水稻插秧机达到台,打捆机达到台,粮食烘干机达到台,农用航空器台。近几年,我省小麦机播、机收水平均稳定在98%以上;玉米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91.4%、81.9%;水稻机收率达到87.6%;花生机收率达到57%;机械耕整地做到了应耕尽耕,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带动了农机工业的发展壮大。我省农机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长速度,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全省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B
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效显著
截至年底,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8%,比全国平均水平(66%)高15个百分点,比政策实施之初有较大幅度提高,标志着我省农业生产方式由人畜力为主进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新阶段。现代农业生产优化了农机农艺融合发展,逐步解决“种什么、怎么种”问题。如玉米种植环节的规定行距就是考虑了机收的要求,水稻的机插也迎合了机收的需要。花生收获机的技术突破,推动了花生种植面积的增长,今年种植面积达到万亩,较去年增加近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有效推动我省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推动先进农业技术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推广应用,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20%以上。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谁来种地”成为国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农业机械化有力保障了农业稳定发展,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全省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近年来,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大力开展技术培训,着力培养农机手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经过培训的数十万农机手,懂农艺技术、会操作机械、善经营管理,成为新型农民的代表。可以预计,将来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农机手、合作社为代表的,以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导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加速的今天,农业生产仍持续快速增长,农业机械化功不可没。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传统“三夏大忙”已成为历史,夏收时间已由原来的一两个月缩短到20天左右,今年更是缩短到12天,比年减少5~7天。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优化了农业种植模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轻简化、智能化,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成为实现农业节本、提质、增效和加速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关键手段。
全省着力推广五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农机新技术新装备有效供给不足,是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大“短板”和“瓶颈”。目前我国农机产品中高端产品不多、产能过剩与缺门断档并存、机具适应性可靠性有待提高以及农机农艺融合不够、技术集成配套不足等结构性矛盾突出。
为加快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高我省农机化综合水平,结合我省实际,我省农机部门确定了5项农机化主推技术。
1
小麦机械化免耕覆盖播种技术
小麦机械化免耕覆盖播种技术是指在小麦、玉米两茬轮作地区,玉米收获后不进行耕整土地,直接使用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完成带状旋耕、小麦播种、施肥、镇压等复式作业的小麦栽培技术。
小麦机械化免耕覆盖播种技术作为保护性耕作四大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减少机具进地次数,降低机具对土地的碾压程度,省工、省时,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为上下茬作物有效衔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
技术优势:①增产。地表覆盖秸秆及残茬使土壤有效水分增加、肥力提高,利于小麦增产。试验数据表明,在一年两熟轮作地区,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比常规播种平均亩增产5%左右。②减少进地次数,降低作业成本。传统常规小麦播种需要耕、整、播三次进地,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机可一次完成多项作业环节。③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减少浇地次数。传统常规小麦播种需要耕整土地,地表裸露,易形成风蚀和水蚀,大量降水白白流走。小麦免耕覆盖播种由于秸秆覆盖地表,缓解了雨滴的冲击力,有效阻滞雨水的径流,提高了土壤的蓄水能力。另外,秸秆覆盖地表,水分不易蒸发,提高了土壤的保墒抗旱能力,减少浇地1~2次。④涵养土壤提高肥力。秸秆粉碎还田,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而且覆盖层阻滞了养分挥发和表土养分被雨水径流带走。试验数据表明,秸秆覆盖年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03%~0.06%,速效氮、速效钾提高0.8%~1.2%。⑤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小麦免耕覆盖播种解决了秸秆粉碎还田后不易播种的难题,有效减少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2
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
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主要包括花生机械化分段收获技术和联合收获技术。花生分段收获技术采用花生挖掘收获机和捡拾摘果机分段完成花生收获作业;花生联合收获技术采用花生联合收获机一次性完成花生收获作业。
花生收获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长期处于机械化发展薄弱环节。近年来,我省制定了花生收获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大面积示范推广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目前,我省主推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为分段收获技术。
根据多年跟踪调查,机械化收获与人工收获相比,平均亩减少损失10公斤左右,按5元/公斤计,亩增收50元;机械化收获每亩节省人工3个,按70元/人/天计,亩节本元。亩节本增效共计元。
3
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
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是对传统玉米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采用适宜的玉米籽粒收获机提高收获质量,配套烘干设施,解决了收获期紧张、晾晒难和黄曲霉素高等问题。通过对技术的组装配套,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改善玉米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转方式、增效益的主要技术途径,也是未来我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与机械摘穗收获作业相比,机械化收获籽粒减少了田间和传统场院晾晒及脱粒环节,每亩可降低作业成本~元,并可有效降低晾晒、运输环节的损失与霉变,增产增效显著。此外,收获时秸秆还可直接粉碎还田,培肥地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4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在农作物收获后,使用秸秆粉碎机直接将作物的秸秆(麦秸、玉米秸等)进行就地粉碎并覆盖在地表的一项机械化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而且可以争抢农时,解决秸秆出路,避免焚烧秸秆,减少环境污染。我省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主要包括小麦和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
技术优势:①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利用秸秆还田可以使土壤中的碳源得到增加,秸秆中的碳经过土壤微生物腐解后形成大量的有机碳存储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培肥地力。②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秸秆还田改善了耕层土壤物理性质,引起土壤中生化反应进程发生改变,从而提高了耕层中土壤酶活性。③改善土壤蓄水能力。秸秆还田后随着土壤中团粒结构和团聚体数量的增加,土壤孔隙度也逐渐增大,可以提高土壤的渗水能力和保水能力。④促进根系发育。秸秆还田可以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⑤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秸秆还田避免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对改善环境和农作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有重要意义。
5
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
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是不翻土的耕作作业,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机械松动土壤,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创造虚实并存土壤结构的一项先进实用的耕作技术。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因素。年复一年的浅耕、旋耕与机具碾压、人畜踩踏,加上大量不科学地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严重,耕作层变浅,犁底层变厚变硬,密度变大,孔隙度变低,透水性变差,阻碍了土壤上下水气的贯通和天然降水的贮存。特别是连年的旋耕作业,导致土壤中蚯蚓等生物的大量减少甚至绝迹,土壤毛细管遭到破坏,土壤养分输送能力变差,难以维持作物正常生长对水、肥、气、热的需求,致使地表径流现象十分突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不足,严重制约着粮食作物的稳产、增产。机械化深松整地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利于作物扎深根,起到涝能蓄水,旱能提墒的效果;有助于气体交换,矿物质分解、活化微生物、培肥地力,是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内容之一。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顺应了当前倡导发展低碳农业的大趋势,应用该技术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既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技术优势:①小麦平均增产10%~15%,玉米平均增产5%~10%。②土壤含水率平均提高1.5%~3.0%,土壤容重平均降低0.04~0.26g/。③减少田间灌溉次数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