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输送机械 >> 输送机械发展 >> 老兵赵仲太从19岁到90岁从抗美援朝到开
8月1日,平乐县爱心人士看望慰问沙子镇保安村委厄背村90岁的抗美援朝铁道兵老战士赵仲太,听老人讲述当年的峥嵘岁月,并向老人家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当日,记者在当地领导和爱心人士的带领下来到了赵仲太家,见到了90多岁高龄的赵仲太。遗憾的是,老人虽然身体硬朗,但是思维不是很清楚,对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事情讲述得不是很清晰,一些相关证书、奖章也不慎遗失,我们只能通过只言片语及旁人的描述,去感受当年的那段峥嵘岁月了。
英勇战斗,守护运输线
年 爆发,19岁的赵仲太响应国家号召有志青年参军入伍,成为当时千千万万热血男儿中的一员,被分配到铁道兵第九师,担任机枪手。报名之后两三天,部队就来接人了。当时的铁道九师还在海南执行任务,所以赵仲太先到了海南,然后再跟随大部队北上, ,开赴朝鲜战场。
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虽然武器装备和生活条件较建国前有很所改善,但仍然相当艰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条件下,铁道兵硬是用血肉之躯为前方作战部队修建了一条条“生命线”。
在抢修朝鲜定州铁路的时候,赵仲太因为作战勇敢,加快了铁路的修建进度,为后方物资及时输送到前线作出了贡献,与四名战友一起荣立三等功。
据赵仲太的配偶李素碧老人回忆:当时的条件特别艰苦,朝鲜的冬天异常寒冷,零下几十度是常有的事,关键是当时没有先进的设备,搭桥铺路都是靠肩挑手扛,他们经常要跳到结冰的湖水里架设桥梁,上岸之后浑身僵硬,只能用雪搓身子,往往一两个小时才能缓过劲来。但有时候任务急,这边的桥还没架好,那边刚修好的路又被敌机炸毁了,为了保障前方部队通行,大家只好凭借顽强的意志前去修路。
凯旋回国,开垦“北大荒”
年,中央成立农垦部,由王震率领的铁道兵七个师从战场走向荒原,先后从四面八方来到黑龙江,组建农场,开垦“北大荒”。赵仲太被分配到了黑龙江虎林县劳改农场担任警卫工作。一年多之后,由于农场改制,赵仲太成为了一名农工,下到连队开始开荒种粮。
这群在战场上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的勇士们,这下却犯了难,因为他们很多人只拿过枪,没干过农活,这一下子“放下武器扛锄头”,刚开始肯定不适应,而赵仲太就是其中一位。为了更快适应新的工作,他不断向当地群众请教,逐渐掌握了种植技术,成为了“生产标兵”。
转业复员,过上平静生活
年,由于思念家乡,赵仲太转业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小村庄,过上了下半生的平静生活……
如今,90多岁高龄的赵仲太虽然口齿不甚清晰,思维也不太条理,但只要跟他提到一些当年抗美援朝的事迹,他还是会激动的说出一些只言片语,仿佛早已过去几十年的峥嵘历史,还是发生在昨日,让人难忘、惹人回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如果没有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不应该被历史遗忘,不应该被现代社会的进步所遗弃。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关爱,让这些为祖国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们,能够幸福生活、安享晚年!
编辑:唐典胜责任编辑:刘洋洋内容总监: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