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输送机械 >> 输送机械前景 >> 每日一练人文科技20题
1、(单选题)成语“滥竽充数”出自:
A.韩非子
B.老子
C.荀子
D.诗经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A项正确,BCD项为干扰项,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老子》又称《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中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C项:《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荀子》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D项:《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篇,因此也称“诗三百”。
《礼记·中庸》属于()的经典。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正确答案:A
解析
本题属于文学常识题目。
《礼记》,成书于汉代,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故A项正确,当选;
B项,法家,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经典有《韩非子》,不符合题意,故错误,排除;
C项,墨家,提倡“兼爱非攻”,经典有《墨经》,不符合题意,故错误,排除;
D项,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经典有《道德经》、《南华经》等,不符合题意,故错误,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3、(对错题)我国宋代邢窑出产白釉瓷,越窑出产青釉瓷,所以有“南青北白”之称。()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南青”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以慈溪县上林湖、上虞县窑寺前的产品最具代表性,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几代,这里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具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力量,至唐代技艺更加娴熟,被称为“诸窑之冠”。
“北白”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其历史可上溯到北朝,隋后期曾短期繁荣,经过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产极盛。到了宋代,制瓷工匠们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南青北白瓷质极佳,晚唐时代,击瓯作乐风靡,用一些越瓯、邢瓯注以多寡不同的水,击以成乐,声音极其美妙。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年。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4、(单选题)某医院共有5个科室,每个科室各有3人。现医院决定从全院随机抽取2人外出参加会议,则被抽选2人来自同一科室的概率为()。
A.1/5
B.1/6
C.1/7
D.1/8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分类分步型。
第二步,抽选2人来自同一科室的概率为
。
因此,选择C选项。
5、(对错题)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我国正式确定了社会主义制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到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因此,本题错误。
6、(多选题)下列是父子关系的书法家有:
A.柳公权、柳宗元
B.欧阳修、欧阳询
C.米芾、米友仁
D.王羲之、王献之
正确答案:C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C项: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其子米友仁书法绘画皆承家学,故与父米芾并称“大小米”。C项与题意相符,当选。
D项:王羲之,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献之,东晋书法家、诗人、画家、官员,“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为“二王”。并有“小圣”之称。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CD选项。
拓展
A项:柳宗元是著名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两人不是父子关系。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欧阳修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询,唐代,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两人不是父子关系。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7、(对错题)一般,PM值越低,代表空气质量越差。()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PM指的是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就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它将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分级表示,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空气质量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大小分为六级,相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类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
由此可见,一般,PM值越低,代表空气质量越好,PM值越高,代表空气质量越差。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PM2.5,也称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PM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10,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通常来自在未铺的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积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人类危害大。国家环保总局年颁布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将飘尘改称为可吸入颗粒物,作为正式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8、(多选题)下列著名人物中家乡位于湖南境内的是:
A.欧阳修
B.刘少奇
C.谭嗣同
D.毛泽东
正确答案:BC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B项:刘少奇,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
C项: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D项: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
A项: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A项错误。
9、(单选题)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表示是:
A.8
B.9
C.10
D.11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二步,二进制整数转换为十进制要从右到左用二进制的每个数去乘以2的相应次方,即个位上的数×2+十位上的数×2+百位上的数×2+......以此类推。
由此可见,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应为=1×2+0×2+0×2+1×2=1+8=9。
因此,选择B选项。
10、(单选题)中秋赏月是中国传统习俗,文人墨客更是留下了许多关于中秋月的美好诗词。下列诗词中,与中秋无关的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C.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D.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出自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写于年5月11日的一首词。该词不仅是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歌颂了革命先烈生死不渝的革命情怀,激励广大人民捍卫革命成果。因此,该诗词与中秋无关。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词写于年中秋。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B项:“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出自宋朝李朴的《中秋》。其意为:这一轮满月足以平分秋色,高悬云层之中照亮了千家万户。这首诗是写中秋之月,歌吟中秋月夜,着重描写的又是那一轮秋月。诗中写了明月的形如宝镜,写了月夜的静谧气氛,写了它的平分秋色,写了它的云衢照明。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C项:“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其意为: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此词当作于公元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11、(单选题)下列关于计算机硬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盘越大放的东西就越多
B.硬盘转速越快,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
C.硬盘容量1GB=TB
D.如无意外,放在硬盘里的内容不删除会永远保存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计算机硬盘存储容量通常使用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太字节(TB)、拍字节(PB)、艾字节(EB)、泽字节(ZB)、尧字节(YB)和BB、NB、DB等来衡量。计算方式:1DB=NB;1NB=BB;1BB=YB;1YB=ZB;1ZB=EB;1EB=PB;1PB=TB;1TB=GB;1GB=MB;1MB=KB;1KB=B。C项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电脑硬盘是计算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容量,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器,容量是硬盘最主要的参数。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为单位,1GB=MB,1TB=GB。所以硬盘越大意味硬盘容量越大,储存的东西就越多。A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转速,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B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硬盘在工作的时候,不要强行关掉电源。在硬盘工作的时候关掉电源,会导致硬盘的物理损坏,而且也会丢失数据。在硬盘工作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它的震荡,因为磁头与磁片的距离非常近,如果遭到剧烈的震荡会导致磁头敲打磁片,有可能磁头会划伤磁片,也可能会导致磁头的彻底损坏,使整个硬盘无法使用。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12、(单选题)我国将()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A.8月15日
B.9月3日
C.7月7日
D.12月13日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年9月2日,日本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在投降书上签字。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以立法形式确立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年9月3日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举行阅兵。
13、(对错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柳永的《雨霖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宋代婉约派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全词为:“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
柳永,(约年—约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他是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14、(单选题)词史上,“三瘦词人”指:
A.李煜
B.柳永
C.秦观
D.李清照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三瘦词人”指的是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自《醉花阴》)。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如梦令》)。③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出自《凤凰台上忆吹箫》)。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被称为“千古词帝”。A项错误。
B项: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乐章集》、《雨霖铃》。B项错误。
C项: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代表作品有《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C项错误。
15、(单选题)下列关于光纤通信表述错误的是:
A.材料来源丰富,环境友好,有利于节约有色金属铜
B.光缆质地坚硬,机械强度高
C.通信容量大,传播距离远
D.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它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它的优势主要包括: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信号干扰小、保密性能好;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铺设和运输;材料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有利于节约有色金属铜;无辐射,难于窃听,因为光纤传输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纤以外;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但缺点在于质地脆,机械强度差;光纤的切断和接续需要一定的工具、设备和技术;分路、耦合不灵活。由此可知“光缆质地坚硬,机械强度高”说法是错误的。
因此,选择B选项。
16、(单选题)福建省简称什么:
A.湘
B.赣
C.粤
D.闽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
第二步,福建,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面、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面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湖南省,简称“湘”,省会长沙。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总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A项错误。
B项:江西,简称“赣”,省会南昌。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B项错误。
C项:广东,简称“粤”,省会广州。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C项错误。
17、(单选题)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不能再分
B.金属晶体中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此作用称作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它是一种较强的作用力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是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原子是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原子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分为原子核与核外电子。A项错误,因此不当选。
B项:金属晶体都是金属单质,构成金属晶体的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B项错误,因此不当选。
C项:分子间作用力是存在于中性分子或原子之间的一种弱碱性的电性吸引力,又称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并非“较强的作用力”。C项错误,因此不当选。
18、(单选题)古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在劝谏人们要做到: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勤俭持家
D.邻里团结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出自《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意思是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恶行中的大恶。意在劝谏人们要做到勤俭。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家庭美德的内容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19、(单选题)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享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组成。可见,B项不属于三民主义,但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组成。
①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②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③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20、(单选题)下列成语典故中不属于来自历史事件的一项是()。
A.奇货可居
B.髀肉复生
C.前倨后恭
D.李代桃僵
正确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A项,“奇货可居”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讲的是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用重金投资秦国在赵国的人质——子楚的故事,后来子楚成为秦庄襄王,吕不韦乘势而上,身居高位。A项说法来源于历史,排除。
B项,“髀肉复生”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刘备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比喻因为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而无所作为。B项说法来源于历史,排除。
C项,“前倨后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早年游历各国,却穷困潦倒,其兄嫂、弟妹、妻子都私下讥笑,非常傲慢;后苏秦功成名就,兄嫂、弟妹变得非常恭敬,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倨”指的是傲慢、怠慢,“恭”指的是恭敬,先傲慢而后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C项说法来源于历史,排除。
D项,“李代桃僵”出自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本意为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之间互相帮助,后一般比喻代人受过。D项说法与历史事件无关。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D。